由於一連串特展的宣傳,無論是否為西畫的愛好者,大概對米勒、莫內、梵谷、畢卡索等等畫家都不陌生。這些名畫家無論祖籍何地,與法國的關係都非常密切,法國因此成為許多名畫的誕生地。

 

不少當年名畫誕生地,今日都發展成為觀光景點。

 

大巴黎南方,楓丹白露森林入口,有一個小村落叫巴比松(Barbizon)。

 

 

1830年代,有一群不滿巴黎藝術風格的畫家,如盧梭,聚集在森林一帶寫生作畫,產生了影響深遠的巴比松畫派。

1849年夏天,米勒偕同妻兒,為躲避巴黎動亂,來到巴比松,與盧梭結為好友,一邊作畫,一邊在田間討生活,農村景物成了他的畫作重點,前後完成〈拾穗〉、〈晚禱〉等傳世名作。

巴比松雖然離大巴黎區不遠,想拜訪巴比松卻不容易,最好搭配「楓丹白露宮」一併安排,但除了花二十幾歐元叫計程車外,也別無巴士可通。返程回楓丹白露的車資可能會直接叫價,更貴得多,要先有心理準備!

這回我們又是蒙三姐夫婦的盛情,得以專車前往。

停車不遠處,有一大片田野,一角矗立著〈晚禱〉的看板,示意這就是名作的誕生地。

進入到一座孕育出一個畫派的村莊,並沒有感受到太多的文藝氣息。放眼望去,僅有的一條主街兩旁,錯落著一幢幢翻

 

 

修得整潔美麗,卻仍饒富古意的屋舍;有畫廊,有骨董店,有餐廳,也夾雜著紀念品商店。畫廊中,畫家一邊作畫,一邊期待著下一筆生意。

我們找到米勒的故居,拍照存證。

米勒的畫家生涯曾經非常艱苦,所幸巴比松畫派逐漸為社會所接受,他也在五十四歲之年,獲頒榮譽勳章。六年後,政府並委託他繪製萬神殿大壁畫,惜因身體不適,無法完成,次年因肺結核逝世於巴比松。

相較於米勒,可能更多人偏愛梵谷,無關畫風,而是他生前的淒涼與死後的風光,兩者落差大到讓人心痛。

他自殺前的最後七十天在大巴黎西北郊瓦塞河畔的奧維 (Auvers-Sur-Oise)接受精神治療,平

均每天完成一幅油畫,

 

 

 

其中〈奧維教堂〉、

 

 

 

〈麥田群鴉〉、〈瓦塞河畔〉等等都是為人所熟知的,也都有實景的印證。在旅遊中心可以拿到各個作畫地點的導覽圖。他與一生資助他的弟弟併肩安息在奧維墓園,供人憑弔。

如果對梵谷的仰慕或同情吸引著你往奧維去,可自巴黎Austerlitz火車站,坐RER C 線約一小時,至St-Ouens L’Aumone,換往Persan Beaumont的鐵路,約十五分鐘車程,在奧維(Auvers-Sur-Oise)下車。

往訪奧維比起去巴比松似乎容易多了,下次再去巴黎,一定列入我的自由行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fyfhc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