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粗通英語的遊客,在法國自由行的能力可能與在台灣相似或更好。

 

問路時,一般人普遍無法與你以英語應對,但總會有人結結巴巴、比手畫腳地跳出來幫你,千萬多問幾次,嘴累總比腿累好。使用地圖問路也不失為一招;有回要找護城河遊艇碼頭,一開口,對方就搖手搖頭,避之惟恐不及,我張開地圖,往標的一指,她欣然領悟,馬上指引方向。

 

法文路名下沒有英文譯名,但可以把法文當英文認,看站名、看地圖都不困難。

雞同鴨講也是一種奇怪的選擇,小鎮上買東西,店主都很客氣,但是語言不通,我們各講各的,你來我往,手勢一大堆,混沌間曙光乍現,我們買的熟食可以加熱了,賣瓷器的老闆也有零錢找了。買東西不知道價錢,店員會打在收銀機或小計算機上。

 

餐館點餐時,觀光區的侍者略通英語者不少,也常常備有雙語菜單。如果剛好喜歡鄰桌的某盤食物,也不仿輕輕一指。不然,就隨便在菜單上主菜(plats …)欄內,找一個價錢合適的賭一下吧,法國菜味道都不錯呢。至少,你會附有一瓶水和一籃切段的棍子麵包充飢,一籃不夠立刻會再送來一籃!

 

不過千萬不要自以為是的把法文當英文。有回在餐館,看到scalloped見獵心喜,以為是干貝,馬上點來嘗鮮,可是送來的卻是硬梆梆的雞肉,後來請教友人,才知道scalloped在法文用在烹調時有多重意思,其中一種就是用cheese, milk or cream 來煮我吃的雞肉,和干貝毫不相干。

 

火車訂位,有時會排到完全無法語言溝通的窗口。這時,事先準備的小紙條就派上用場了,訂位員會按照你寫的起站、終站、大約發車時間,將班次資訊顯示在銀幕上,讓你確認後再印票。

 

到了目的地火車站,先找接待處(Accueil),要張地圖,看看「旅遊中心」(Office du Tourisme)怎麼去,不但可以要到英文旅遊資訊,「旅遊中心」通常就位於觀光精華區內。

 

 

 

此外,找「市政廳」(Hotel de Ville)是另一選擇。如果兩者鄰近,那準錯不了!

 

語言不通有個好處,比較能被當地人容忍,做什麼事也理直氣壯,反正不懂嘛。搭乘火車完全不管任何廣播,被迫全然放鬆,不像到英語系國家一直尖起耳朵來聽,深怕錯過什麼。不過我們想好了;一旦在火車月台上聽到一堆廣播後,大家忽然移動,一定要趕緊跟上,絕對是換月台了!


法國有些城鎮靠著祖產底子硬,不怕你不來。但也有不少地方大力推展觀光。里昂為迎接八月旺季,火車站旁的地鐵車站特別找了些會說英語的人員來協助,你一遲疑,馬上就會過來幫忙。

 

法國之所以是一個適宜自由行的國家,主要在於觀光景點多,大眾交通工具又發達;速度快、路線多、班次多、少誤點。這兩個優點蓋過了言語不通、公共廁所稀少、到處是二手菸等等缺點,讓背包客不絕於途。

 

大體而言,只要有些英語能力,都可以大著膽子去法國闖蕩一番。我們死不了,你也一定活著回來!

(這篇方顯主筆,由綺芳補充細節資料)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fyfhc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